規劃引領 統籌協調 助推思寧一體化發展
?
寧洱縣委員活動小組? 陳? 偉
?
各位領導、各位委員:
實施“思—寧”一體化發展戰略,是普洱市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提升普洱中心城區綜合實力,實現兩縣區經濟騰飛的必然選擇。根據思茅和寧洱兩縣區城市客觀存在的內在聯系和空間地理屬性,建立健全“思—寧”一體化發展思路及工作協調機制,必須著眼“一盤棋”的全局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將各自獨立的經濟實體整合為步調一致、互促共生的利益共同體,從而減少無序競爭和重復建設,增強其互補關系。
下面,我就關于建立健全“思—寧”一體化發展思路及工作機制,談一談自己的幾點建議:
一是要做到協調機制一體化。將“思—寧”一體化工作盡快提上議事日程。建議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成立由市發改、旅游、宣傳、住建、交通、工信、環保、文化、金融等部門參與的思茅寧洱一體化發展組織協調機構,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會商研究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協調解決“思—寧”一體化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為“思—寧”一體化發展提供思想組織協調保障。
二是要以規劃統領一體化。城市建設,規劃當先。推進“思—寧”一體化發展必須堅持規劃的龍頭地位和作用。在調整完善普洱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按照“思—寧”一體的原則,以適應“思—寧”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研究制定思寧一體化發展規劃,明確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思想、任務目標和建設重點,統籌基礎設施和產業布局,為一體化發展提供指導依據。
在編制“思—寧”一體化發展規劃時,要重點研究處理好兩縣區的連接融合、功能合理分工和基礎設施均衡化等問題,切實將兩縣區規劃建設成一個規模適度、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特色明顯,充分展現茶城風光、綠海明珠神韻和地方民族文化風采。
三是加強交通連接,實現綜合交通一體化。不論是公路還是鐵路,思茅寧洱都是全國、全省通往東南亞陸路上的重要節點。要科學規劃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筑便捷通達的一體化交通網絡,從而保障“思—寧”一體化綜合交通建設的推進。在已有磨思高速但又無法滿足沿路群眾便捷便利經濟發展的客觀現實下,規劃建設思茅至寧洱快速城市經濟干道,在快速干道周邊開發建設商貿城(大賣場)、汽車城、美食城等專業市場及汽車營地、生態有機農業旅游觀光區、別墅區、森林公園,從而激活兩地間的商業氛圍,吸引人流。規劃建設普洱中心城區三環道路,打造60分鐘經濟圈;建設城市四環道路,打造一日經濟圈;全力推進寧洱連接思茅區的三條鄉鎮道路,激活兩地間的經濟發展和鄉村旅游(東線:寧洱縣同心鎮會連村至思茅區倚象鎮永慶村;中線:借助那柯里、坡腳鄉村旅游,美化、綠化如磨思二級公路;西線:爭取改擴建德化鎮大河邊到蓮花鄉之間的道路,充分帶動兩個鄉鎮之間的熱區開發和吸引主城區居民周末游、假日游,緩解主城區居民節假日無處去的窘境)。
四是整合工業資源,實現工業園區布局一體化。按照“思—寧”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尋找兩縣區工業的共同點和差異性,在此基礎上對兩縣區工業園區的產業分布進行統一規劃和動態合理布局,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避免因無序競爭造成重復投資,造成資源浪費。
抓住普洱工業園區將寧洱片區生物特色產業園區納入總體規劃的機遇,按照“布局集中、用地節約、產業聚集”的原則,以建設“特色產業聚集區、循環經濟示范區、機制創新實驗區”為目標,加大工業園區規劃調整,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化工業空間布局,完善園區功能設施,為項目入駐搭建良好平臺。
寧洱縣已緊緊抓住此重大機遇,積極開展工業園區的科學布局。將寧洱片區總體規劃的布局形態為分片區——形成組團式結構,分為四個片區:即溫泉河片區、民安民政片區、同心勐海田片區及德化片區。堅持典型引領,以天恒、福通公司為代表的山地城鎮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工業項目主要向山上布局,充分利用山地、緩坡丘陵地帶,有力地保護了縣城周邊良田好地,堅持工業向園區集中、園區向山地布局。
五是整合旅游資源,形成旅游產業發展一體化。緊緊抓住寶鋼集團上海國際旅行社開發“昆明—墨江—寧洱—思茅—西雙版納”和“麗江—大理—寧洱—西雙版納”旅游線路的機遇,實現這兩條旅游線路重要節點的旅游資源的共享和優勢互補,利用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戰略,全力推動思寧旅游產業取得突破性進展。
寧洱縣境內的旅游資源豐富,景區景點多而集中,將寧洱列為普洱市的重要旅游板塊,按旅游目的地打造,將重點旅游景區景點納入“普洱”城市規劃內容,為實現“思一寧”城市一體化增加內涵。要充分發揮好寧洱“名茶、名碑、名道、名人”四大文化品牌資源優勢,圍繞普洱府、磨黑古鎮、那柯里茶馬驛站以及兩江旅游景區等為主的“四點一線”旅游產業發展構想,以普洱市中心城區思茅為中心,積極推動周邊縣區的旅游業發展。
六是實現綠色產業發展一體化。寧洱縣已緊緊抓住普洱市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的機遇,樹立“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經濟發展,堅持以“發展綠色產業、提高農業質量、促進農民增收”的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和諧為目標,創新經濟增長方式,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循環工業和持續服務業,確立發展綠色產業。
思茅區與寧洱縣的產業發展要統一規劃、協調發展,根據各自的自然條件、土地資源和氣候特點,確立產業發展方向和布局,尤其是綠色、特色產業的發展,做好全面協調規劃,避免無序競爭。
(責任編輯:金曉雪)
|